资讯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频道 >

原创天汉二年汉军征匈之役的猜想

时间:2017-12-14 12:10:45

[原创]天汉二年汉军征匈之役的猜想

《史记·李陵列传》“数岁,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於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馀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司马迁记载的是天汉二年秋,那就是七、八、九三个月份了。司马迁可以说是这场战役的间接当事人,他替李陵辩护而下狱治罪,可能是害怕再受牵连,他对这场战役说得不明不白,具体的战役经过都没写,比后面的班固都记得少。按理说他应该写得更为详细,他可以直接采访李陵的四百余部。《汉书·武帝记》“夏五月,贰师将军三万骑出酒泉,与右贤王战于天山,斩首虏万余级。又遣因杅将军出西河,骑都尉李陵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与单于战,斩首虏万余级。陵兵败,降匈奴。”天汉二年汉军主力部队的出征时间应该在夏天五月份,而公孙敖和李陵的部队应该是在五月份或者五月份之后才出动的。在《汉书·李陵列传》中记载李陵接到汉武帝的诏书后是九月出发的。纵观前几次的汉匈之战,汉军出击大都是在春天,春天匈奴刚读过冬天的恶劣天气是很虚弱的时候,正如强弩都尉路博德说的“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根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里记载,“其明年,元朔之五年春,汉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其明年春,大将军青出定襄”,“元狩二年春,以*侯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这都是在春天出发,只有一次是在秋天出发,“其秋,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三万骑击匈奴,斩首虏数千人”。但天汉二年的出征不是在春天,而是在夏天到秋天之间。在这里我认为应该是司马迁记载的正确,班固和司马光写错了。如果主力部队是五月份出发,那么偏师也应该在五月份出发,或者两者行动时间不会相差太大,不然如何互相呼应互相掩护,如何“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就算各军都有任务,没有主次之分,也可以尽量同时出击,使匈奴军力难以集中,减少正面的压力,如果匈奴集中兵力,就可能像努尔哈赤“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我认为正是匈奴骑兵的优势才使李陵陷入重围。李陵这次行动绝不是仅仅完成侦查任务,在大军出击时的侦查,而且还是五千步军的侦查,不合理。之前李陵也干过侦查营营长,“武帝以为有广之风,使将八百骑,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不见虏,还”,可见侦查是带骑兵的。我认为李陵的行动是一次配合李广利的行动,吸引一部分匈奴的注意,“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不过考虑到李陵率领的是五千步军,没有安排深入匈奴腹地,深入匈奴腹地的是另两支部队。当然李陵还附带一项侦查任务,侦查浚稽山的地形,如果没有敌人就回河套平原休整,“徘徊观虏,即亡所见,还,抵受降城休士”。复盘一下,天汉二年秋七、八月份,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八月份汉军主力部队在李广利的率领下进攻匈奴右贤王部,匈奴方面在汉军出征之前不久或者刚出征时才得到消息,右贤王部仓猝地做迎击准备,结果做得并不好,匈奴右贤王部被击败,“击右贤王于天山,得胡首虏万馀级而还”。之后匈奴右贤王部应该主动脱离了与汉军的接触,汉军也没有追击而是撤军入塞。匈奴单于得到消息后立即率单于本部三万骑驰援,等匈奴单于赶到天山时,汉军已经往回撤。匈奴方面分析汉军人数并不占优,战斗力并不比匈奴高多少,能打败右贤王部只是由于右贤王部没有组织好(当时可能都在放牧)。现在匈奴兵力多于汉军,也已经组织好了,度过了初期的混乱局面,而汉军得胜戒备放松,可能还包括单于想捞点军功立点军威,单于本部与右贤王部合兵一处,迅速向汉军追赶并超前汉军,很终把汉军包围。很后汉军是靠赵充国才突破重围,“匈奴大围贰师将军,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假司马陇西赵充国与士百馀人溃围陷陈,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汉兵物故什六七,充国身被二十馀创”。在李广利出发后没多久或者同时,强弩都尉路博德从居延泽出发,因杅将军公孙敖从西河郡出发,向北往涿涂山前进,并在那里会合,无所得,就回军了。注意是一起回军的,来时不是一条路,强弩都尉路博德是从河西走廊出发的,而因杅将军公孙敖是从河套平原出发的,回到的地方是河套平原,回来的路是因杅将军公孙敖来的路,是钩营之道,“今虏入西河,其引兵走西河,遮钩营之道”。如果不是这样,那强弩都尉路博德从原路返回的话,应该正好遇上李陵与匈奴单于的缠斗,也只有这样的行军路线才能对李陵的步军有一定的掩护,开始时强弩都尉路博德和李陵在同一路线上行军,强弩都尉路博德率骑兵在前面侦查军情,当李陵到达浚稽山、强弩都尉路博德到达涿涂山后,两军的行军路线都是西北向东南,只不过李陵在南边,走的是赵破奴故道,目的地都是河套平原。关于强弩都尉路博德的出发位置说明几点,一个是强弩都尉路博德一直是屯住在居延泽上的,临时安排到西河郡去统军,不合理;二是在西河郡统军的是公孙敖,公孙敖一直在河套平原上活动,受降城就是他修筑的;三是“汉复使因杅将军敖出西河,与彊弩都尉会涿涂山,毋所得”,应该可以看出两军不应该在同一个地方出发,如果出发地是同一个地方,目的地又是同一个地方,为什么要走不同的道路呢,否则怎么叫“会”?当时从河套平原到涿涂山应该只有一条路,走其他的地方应该找不到水源地。李陵的五千步军在九月份从居延泽的遮虏障出发,向北走了三十天,到了浚稽山,“举图所过山川地形,使麾下骑陈步乐还以闻”,完成了侦查任务。可是在这时就遇上了单于本部的三万骑。匈奴右地的单于在李广利的残兵突破包围后,就往东南方向侦查前进,可能得到消息在这一方向也出现了汉军。正好在浚稽山遇到了李陵的五千步军,当时李陵边打边撤退,面对强敌,已经不可能去受降城休整了,也不可能接近强弩都尉路博德和因杅将军公孙敖,远在东边,路程太远,只能按原路返回了。结果还是没能到居延泽就全军覆没了。正是李陵与单于遇上了,才使另两支汉军骑兵部队没与单于的三万骑相遇,才没遭到损失,当然也无所得。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分隔线----------------------------